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至豪
机构地区:[1]上海音乐学院
出 处:《传媒论坛》2024年第18期21-25,52,共6页Media Forum
摘 要:救亡歌曲以历史突变为依托,是极具强烈时代气息和鲜明艺术风格的音乐表现形式。抗战期间,大批音乐家纷纷以此作为战斗武器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用音符谱写出一曲曲中华儿女不畏强暴、奋勇杀敌的宏伟壮丽乐章。产生于这一时期的救亡歌曲,是抗战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有机内容。时至今日,其中的许多经典之作仍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被铭记和传唱。从音乐史学和美学的视角出发,在分析救亡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面论述其美学特征,继而对其历史功绩和当代启示展开深入探讨,以展现救亡歌曲独特的艺术成就和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