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艾田逸 梅舒雅 朱铭力[1] AI Tianyi;MEI Shuya;ZHU Mingli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200001
出 处:《上海医学》2024年第9期583-588,共6页Shanghai Medical Journal
基 金: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项目(2019MW32);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行业临床研究专项项目(20204Y0290)。
摘 要:铜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正常生长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铜稳态在人体内环境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机体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转运和代谢途径来维持铜稳态浓度。铜作为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广泛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也会因为浓度失衡而对细胞产生毒性。铜过量导致的铜死亡是一种新发现的不同于目前已知所有类型的细胞死亡形式,其本质是铜与线粒体蛋白的过量结合并聚集而引起的细胞毒性,敲除线粒体铁氧还蛋白-1(FDX1)可以抑制这种铜毒性,其与铜具有双向调节的特点。目前有关铜死亡参与器官功能损伤的机制和原因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总结了人体内铜稳态的维持,以及铜死亡的发生和调节过程,为研究相关疾病的机制提供参考。
关 键 词:铜死亡 线粒体铁氧还蛋白-1 铜稳态 脂酰化蛋白寡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