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苏区枪械富余现象及其对革命发展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邵彦涛 成靖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出  处:《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82-89,共8页Journal of Hube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百年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1BDJ105);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第八批)(项目编号:21ZD2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枪械匮乏、种类杂、性能弱是根据地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但是,鄂豫皖苏区却出现了持续较久的“枪支没人用”“枪多过于人”的枪械富余现象。鄂豫皖苏区枪械的来源,主要包括购买、兵工厂修造和缴获等,其中缴获是最为主要的来源,也是枪械富余的主要原因。枪械富余现象是鄂豫皖苏区特殊地缘环境作用的产物,也是鄂豫皖苏区武装力量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从革命技术史的视角来看,枪械富余现象是造就大别山“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党的领导下,在富余枪械等物质力量的支持下,主力红军转移后的鄂豫皖地区仍然保留了革命的火种,进而造就了大别山“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历史伟绩。

关 键 词:鄂豫皖苏区 枪械富余 地缘环境 大别山“二十八年红旗不倒” 

分 类 号:D231[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