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业红[1] SUN Yehong
机构地区:[1]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出 处:《旅游学刊》2025年第1期3-3,共1页Tourism Tribune
摘 要:中国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出种类繁多且价值突出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表征,也赋予了中国人民强大的文化自信。其中,文物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与文旅融合的基础,是提升旅游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我们与世界其他文明对话的重要桥梁。2023年5月,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更好保护利用文物,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更好活起来,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增益旅游历史文化底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并在全国部署开展文物旅游相关工作。《“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等也明确指出要加强文物活化利用。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发了文物游径、考古游径等专门线路,组织了各类文物旅游深度融合活动,取得了不少成果,对于推进文物活化利用、推动文物旅游可持续发展、促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深化世界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在文物活化利用的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期笔谈5篇文章从不同视角出发,对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文物活化利用和管理创新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地保护和活化利用文物,发挥文物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高文物活化利用质量以及推动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关 键 词:国家发展改革委 世界文化交流 国家文物局 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国文化遗产 中国式现代化 创新规划 活化利用
分 类 号:K8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