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136000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5年第2期89-91,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基 金:吉林省民委项目“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满—通古斯语族文化记忆研究”(编号:JM-2023-066C)。
摘 要:“火”作为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意象之一,在人类世界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一书中指出,火具有净化与毁灭的双重象征,普罗米修斯盗火、总在火中出现的神祇、凤凰涅槃的传说等中的火代表着升华,是生命之火。同时,火的世界也可以是一个凶险的魔怪世界,如后羿射日、刑天舞干戚等中的火则代表着毁灭,是死亡之火。在《平原上的摩西》中,火意象对于女主人公李斐的人生遭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给李斐带来了希望,也促使她走向灭亡。通过火这一意象的原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李斐为代表的生命个体的挣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