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在《红楼梦》中的象征意义研究--罗兰·巴特符号学视角分析  

作  者:曹懿楠 王柏慧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2]北京学知方达教育集团牡丹江分部,黑龙江牡丹江157005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5年第2期31-34,共4页Masterpieces Review

基  金: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博弈视阈下大运河国际形象提升路径研究”(18BGJ086)。

摘  要:文章运用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探究《红楼梦》中京杭大运河的复杂象征意义。在巴特的一级意指系统中,京杭大运河作为地理和物流通道,塑造了小说人物的行动路径,促进南北物资交流、财富流通和文化交融。在二级意指系统中,京杭大运河超越了其物理功能,上升为文化与社会动态的深刻表达,不仅象征了贾府的兴衰历程,而且反映了清朝社会的逐渐衰落,将个人命运与更广泛的历史背景紧密相连,折射出整个大时代的变迁。京杭大运河的物质载体属性和文化意指属性共同决定了京杭大运河在《红楼梦》中重要的符号地位、强大的象征功能和复杂的隐喻意义。

关 键 词:《红楼梦》 京杭大运河 符号学 罗兰·巴特 象征意义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