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先秦“渔父”多重意蕴的流变  

作  者:姚俊奇 

机构地区:[1]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呼和浩特010022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5年第2期108-110,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渔父”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典型意象,最早出现于《诗经》,只是单纯代表劳动者,但在后世文学作品中被大量运用并赋予了多重意蕴,因此考察渔父意象的多重意蕴的流变尤为重要。在先秦典籍中,渔父意象主要具有《庄子》《楚辞》中的隐逸意蕴和《吕氏春秋》中的事功意蕴,但这双重意蕴其实在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中就已显现。本文将重点考证渔父意象的双重意蕴与《诗经》中渔父意象的渊源与承继关系。

关 键 词:先秦 渔父 隐逸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