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文洁 梁佳佳 孙姣姣 邢政 李奇[2] 褚晓蕾[2] 刘璐 李庆雯[1] LIU Wenjie;LIANG Jiajia;SUN Jiaojiao
机构地区:[1]天津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天津市301617 [2]天津医院康复医学科,天津市300211
出 处:《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4年第12期1315-1321,共7页Chinese Journal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与信息融合(BT与IT融合)”重点专项项目(2023YFF1205200);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JCYBJC00210);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JCYBJC00220)。
摘 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三维脊柱畸形,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SRS)将冠状位Cobb角≥10°的脊柱侧凸定义为AIS。AIS发生在青春期早期,在青春期生长高峰期间进展。在青少年中,AIS患病率约为1%~3%,且女孩患病率更高,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3[1]。AIS不仅会导致躯体外观异常,还会继发心肺功能障碍、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椎旁肌对脊柱稳定有重要作用,是维持脊柱两侧负荷平衡的关键[2]。根据脊柱侧凸的Hueter-Volkmann定律,双侧椎旁肌不平衡会对脊柱施加不对称负荷,从而引起脊柱的不稳定与侧凸,并进一步加重AIS侧凸程度[3]。临床上AIS常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存在风险高、创伤大,且可能导致术后功能受限等问题,通常优先选择保守治疗。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以促进AIS患者的康复仍是治疗的关键。20世纪80年代,椎旁肌电刺激在AIS中已有小范围应用,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支持,这种治疗方法长期以来被忽视[4、5]。近年来,随着仿真建模技术的进步、电刺激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对AIS研究的不断深入,椎旁肌电刺激在AI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逐渐受到重视[7]。笔者就椎旁肌电刺激在AIS中的治疗机制以及应用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