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腰椎研究学组 赵杰[2] 海涌[3] 程晓非 马辉 赵长清[2] 刘玉增[3] 吴爱悯 张凯[2] 孙晓江[2] 王昕[2] Lumbar Spine Research Group,Spine and Spinal Cord Professional Committee,Chinese Rehabilitation Medical Association
机构地区:[1]不详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4]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 处:《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4年第12期1326-1334,共9页Chinese Journal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
基 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22DZ2203400)。
摘 要: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是脊柱外科常用的手术技术,包括传统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以及在其基础上进行的各种改良技术,可通过开放切口、通道或在内镜下完成。尽管具体操作上存在差异,但这些技术在椎间融合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上存在共通点。目前已有多项腰椎融合技术的指南或专家共识[1~3],但对于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国内尚无针对性的技术规范,手术效果不佳或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为了规范该技术在国内的应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腰椎研究学组牵头制订了本专家共识。本共识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guidelines-registry.org)注册(PREPARE-2024CN545)。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