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蔡泳源 李梦然 侯中豪 牛天福[4] CAI Yongyuan;LI Mengran;Hou Zhonghao;NIU Tianfu(Guang′anmen Hospital,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53,China;Shanxi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raduate School of Sh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han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Taiyuan 030012,Shanxi,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2]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3]山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4]山西省中医院,太原030012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5年第3期459-465,共7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基 金:山西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SXSMZYGZS010)。
摘 要:基于“气-血-脉络”理论体系,提出微血管性心绞痛是以元气渐耗、虚气留滞为起病根源,气郁不调、宗气失宣、络脉壅挛为主要病机,津气不利、痰湿内生、困滞血分为病之进展,营亏血少、浊瘀搏结为病之加重,心络闭损、大脉并伤、恶性循环为久病后果,具有以“气→血→脉络病”为轴心,分期加重、相互影响的病机演变特点。故提出:以调气和血,通补脉络为总则,强调“益气调元、养心荣络、纠其所偏”贯穿治疗始终。以气病期行气化滞、清透宣郁、柔和血络;血病进展期和利津气、化湿除痰、泻浊通络;血病加重期活血补血、逐瘀生新;脉络病期涤络开闭、攻中寓补为分期防治用药策略。
关 键 词:微血管性心绞痛 “气-血-脉络”理论 病机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