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殿宝
机构地区:[1]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急诊科,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大医生》2025年第4期130-132,共3页Doctor
摘 要:目的 探究氟比洛芬酯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对急性肾绞痛患者疼痛缓解及机体应激指标的调控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6月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84例急性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双氯芬酸钠组和氟比洛芬酯组,各42例。双氯芬酸钠组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治疗,氟比洛芬酯组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情况、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氟比洛芬酯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双氯芬酸钠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双氯芬酸钠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双氯芬酸钠组(均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_(时间)=18.207,P_(时间)<0.001;F_(组间)=13.413,P_(组间)<0.001;F_(交互)=11.645,P_(交互)<0.001)。两组患者用药前至用药后60 min的VAS疼痛评分呈降低趋势,且氟比洛芬酯组用药后30、60 min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双氯芬酸钠组(均P<0.05)。氟比洛芬酯组患者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双氯芬酸钠组。用药后60 min,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糖水平均降低,且氟比洛芬酯组均低于双氯芬酸钠组(均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与氢溴酸山莨菪碱联合用药方案应用于急性肾绞痛患者的效果较好,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情况,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