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江苏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146-153,共8页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符号消费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20BZZ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实践与经验研究”(22ZDA08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加持以及资本逻辑的操控下,网络符号消费环境越来越呈现“消费时空脱域化”“消费行为欲望化”“消费决策疲劳化”等“幻翳化”趋势。之所以会形成上述幻翳之象,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从经济发展来看,网络经济带来的消费模式变化和生产关系重构,是其形成的经济环境原因;从消费文化来看,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生成以及由此带来的意识形态裹挟,是其形成的社会环境原因;从传播效应来看,技术变革带来网络符号消费的兴盛,是其形成的技术环境原因;从心理动机来看,消费者个体呈现的示差性和示同性消费心理及其行为动机,是其形成的个体心理原因。为了营造“返实求真”的网络符号消费环境,不仅要抵御符号消费主义以摆脱资本和技术的合谋操控,而且要去除消费环境的“杂质”以营造积极理性的网络消费氛围,最终回归“人的主体性”,寻求“所买即所需”的理性消费之路。
分 类 号:B03[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F014.5[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