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馥铭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出 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08-116,共9页Journal of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刑事法治研究”(20&ZD198)。
摘 要:《刑法修正案(十二)》新增的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背信犯罪条款引发了诸多质疑,既有从立法层面指出罪名的体系位置不合理,罪状和法定刑设置存在缺陷,也有在实务层面担心法律被恶意利用,成为企业内斗和趋利性执法的工具。这其中部分观点确有道理,但也有一些担忧实无必要。对于法律实施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隐忧,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破解:一是限制新增条款的适用范围,确保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背信行为构成犯罪的范围,不超过其构成违法的范围;二是统一新增条款的适用标准,明确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背信犯罪的追诉条件和程序。
关 键 词:《刑法修正案(十二)》 民营企业 背信犯罪 平等保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