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礼经大义”到“逸礼大义”——汪宗沂《逸礼大义论》探赜  

From“the Profoundity of Lijing(The Book of Rites)”to“the Profoundity of Yili(Lost Rituals)”-An Exploration of Wang Zongyi’s Yi Li Da Yi Lu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覃力维 QIN Liwei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江永全书》整理与研究”(21&ZD052)。

摘  要:朱子以降的徽州地区,不仅形成了新安理学学脉,还形成了一个精研《礼经》的传统。晚清汪宗沂正是这一礼学传统的最后继承人,但别具风貌。汪宗沂《逸礼大义论》的定型,历时三十余年。在流传的过程中,先后形成了多种传写本。该书先后与曾国藩、刘蓉、王先谦、李鸿章、袁昶、章钰、胡玉缙、王欣夫等人产生交集。从书名、篇名到辑佚文本的排列、后论的删改,各本内容也不断发生改动。其中,尤其是对“官礼”“大夫以上昏礼”等内容前后不同的文本重构与解读,充分展示了汪宗沂思想世界变化的复杂过程,及其与时代风潮、地域学术传统的互动关系。而汪氏借由“逸礼”兴发时势论议,与考证色彩浓厚的辑佚学差异显著,更与时人重汉宋、分今古不同。这表明在晚清动荡的局势中,“逸礼”也成为一种与今文学、诸子学、佛学具有同样意义,只是极具个人解释特色的“思想资源”。

关 键 词:徽州礼学 礼经 逸礼 王欣夫 

分 类 号:K892.9[历史地理—民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