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符号学视域下黔东南苗族动物纹样的美学分析  

作  者:史嘉宁 李莉[1] 

机构地区:[1]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出  处:《化纤与纺织技术》2025年第1期171-173,共3页Chemical Fiber & Textile Technology

基  金: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武陵走廊少数民族服饰纹样共同叙事研究”(22YJA760038)。

摘  要:苗族是一个极其古老的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国的贵州、湖南、云南等地。其中,贵州省的苗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黔东南地区。黔东南苗族在历史迁徙后,形成了种类丰富的民族服饰。随着苗族服饰种类的增多,服饰纹样的类别也逐渐丰富,包含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等。动物纹样中虎、龙、鱼、蝴蝶常作为服饰的主体纹样。文章通过结构符号学的方法,对黔东南苗族服饰中的动物纹样进行了深入的美学探讨。研究从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维度出发,旨在揭示黔东南苗族服饰动物纹样的美学价值。从结构符号学角度深入探讨黔东南苗族动物纹样的内涵,有助于扩展黔东南苗族动物纹样的使用范围,为黔东南苗族服饰纹样在符号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关 键 词:结构符号学 黔东南苗族服饰 动物纹样 美学价值 

分 类 号:J523.5[艺术—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