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传承的价值及路径探究--以亳州“二夹弦”为例  

作  者:杨松涛 

机构地区:[1]亳州学院音乐系,安徽亳州236800

出  处:《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147-149,153,共4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基  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以亳州‘二夹弦’为例”(2022AH052405);亳州学院党建课题:“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校音乐德育创新研究”(BYD2021Z01)。

摘  要:亳州二夹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人才培养,有利于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艺术实践与创新能力。基于亳州二夹弦在校园传承的价值,建议构建非遗教育体系,打造非遗教学团队,拓宽非遗传承渠道,探索多元化传承模式,构建全面、系统的传承路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中的有效传承提供参考。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校园传承 价值及路径 

分 类 号:G122[文化科学] J825[艺术—戏剧戏曲] G6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