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上升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定位与完善  

作  者:张爱军 

机构地区:[1]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3

出  处:《学术界》2025年第1期101-111,共11页Academ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协商民主体系健全和完善研究”(23ZDA06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作出的基本制度定位,是新时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研究的思想指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是一个螺旋式递进的发展过程,即从村民和居民自治到党和政府组织与基层群众协同治理,再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协同发展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民主始终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的主导方向。在基层群众自治阶段中,民主是群众从“向内”“外向”和治理三个维度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基层群众治理不仅保留了民主自治的基本元素,还强调了基层主体的多元协同管理,即党组织与政府对基层群众自治过程的介入使基层治理主体由一元主体变成多元主体。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统筹协调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自治、治理和人民民主三者的有机结合。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从群众自治到党和政府协同治理再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协同完善的螺旋式发展,这不仅是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结果,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必然趋势。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必然要不断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的机制创新。

关 键 词:二十届三中全会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自治 治理 全过程人民民主 

分 类 号:D26[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