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乾坤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历史学院
出 处:《江海学刊》2025年第1期220-228,共9页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秩序、市场、制度与晚清徽州的茶商、茶农生活研究(1862-1914)”(项目号:22BZS08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晚清以降,洋货作为西方入侵中国的表征之一,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符号,洋货消费一直是学界的重要议题。既有研究认为,1895年后,洋货迅速普及于中国的城市和乡村,逐渐在中国民众的消费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透过家庭这一消费终端发现,在清朝最后的近30年里,洋货进入家庭的数量和种类皆很有限,土货仍是家庭消费的主流。以洋货消费为标识的近代化过程,比学界普遍认为的时间和进展更为迟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