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沈隽卿[1] 刘玥[2] 张旭 牛娜 张月娟[1] 许学斌[2]
机构地区:[1]上海市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上海201901 [2]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生物检定所,上海200336
出 处:《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4年第6期431-432,共2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600100);宝山区传染病流行病学重点学科项目(BSZK-2023-A20)。
摘 要:沙门菌是人类重要的感染性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近年研究表明,沙门菌多个血清型已在全球五大洲养殖食用动物(畜禽类)与水产品中存在物种与优势菌型的差异化共存现象[1]。人一旦经粪口途径感染沙门菌后,因免疫水平不同产生不同的症状,低年龄幼儿易出现腹泻、腹痛、发烧等典型感染性腹泻症状,成人多可自限,罹患基础性疾病者易经肠系膜静脉系统入血形成菌血症、脓毒血症导致重症甚至死亡[2]。2020年10月,上海市杨浦区某三甲医院报告1例"乙型副伤寒"患儿,按乙类肠道传染病传报至国家大疫情网,属地公共卫生机构遂上门调查并采样复检,最终该患儿确诊为2种沙门菌血清型的混合感染。本案虽排除乙型副伤寒,但亦属罕见,现将病例及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