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100732
出 处:《江西社会科学》2024年第11期38-49,共12页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内蒙古统计科学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内蒙古新质生产力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TJXHKT202402);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者资助计划”项目“粮食安全背景下农业的绿色发展研究”(XC2023001)。
摘 要:探索新质生产力测度的理论与方法,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事关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可以监测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从理论上深入分析生产力的定义、生产力创造的财富范围、创造财富能力的测度、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和核心标志、新质生产力测度的框架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新质生产力测度的指标体系,根据2014年至2022年全国层面的数据,计算出我国新质生产力总指数及各维度的分指数。研究发现:2015年传统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我国开始进入新质生产力发展阶段;新质生产力总指数及各维度的分指数持续大幅上升,新质生产力总指数、生产力三要素的实际生产能力指数、劳动者指数、劳动资料指数的年均增长率分别是467.91%、2670.15%、133.23%、1887.63%;无论是潜在生产力之间,还是潜在生产力与现实生产力之间,协调发展程度都越来越高。应加快构建国际认可的新质生产力测度方法与指标体系,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精神财富纳入官方核算范围,需要缩小贫富差距,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各要素的协调发展与优化组合,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关 键 词:新质生产力测度 指标体系 潜在生产力 现实生产力
分 类 号:F061.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7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