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341000
出 处:《全科护理》2025年第3期570-573,共4页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Nursing
摘 要:目的:探讨影响感染性休克病人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后发生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风险预警模型。方法:在2021年3月—2022年1月选取126例收治的感染性休克行肠内营养的病人作为模型组,根据其是否发生FI分为FI组(n=45)和非FI组(n=81)。另外于2022年5月—2023年2月纳入感染性休克行肠内营养的病人54例作为验证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感染性休克病人行肠内营养后发生FI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语言软件绘制相应的列线图构建对应的风险预警模型。同时,在模型组数据(用于内部验证)和验证组数据(用于外部验证)中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来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此外,还使用临床决策曲线来评估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5岁、白蛋白<35 g/L、应用抗生素≥2种、APACHE-Ⅱ评分>20分、频繁日常护理和机械通气均是影响感染性休克病人行肠内营养后发生F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6个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相应的风险预测模型。模型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95%CI(0.801,0.930),P<0.001],敏感度为64.40%、特异度为92.60%,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6.412,P>0.05,模型拟合情况良好。校准曲线的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情况之间非常接近,说明模型的预测能力良好。而临床决策曲线的结果显示,该模型在临床上有很高的价值和可应用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警模型可有效预测感染性休克病人肠内营养后发生FI的风险因素,并为护士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