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志家 刘航宽 刘文楠[1] 梁春坡 周欣 杨清 WANG Zhi-jia;LIU Hang-kuan;LIU Wen-nan;LIANG Chun-po;ZHOU Xin;YANG Qing(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Tianjin 300052,China)
机构地区:[1]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天津300052
出 处:《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25年第1期123-128,共6页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
摘 要: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疾病(CAD)的主要方法。传统的PCI方法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等。对于严重钙化病变,传统方法的效果有限。近年来,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IVL)和旋磨术(RA)被广泛应用于严重钙化病变的处理。文章综述了IVL和RA的工作原理、对微循环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临床应用的优势和挑战,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选择与决策。这两种技术在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临床预后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但是IVL可能更适合环形钙化斑块及需要减少机械损伤和降低血小板活化风险的患者,而RA则适用于需要高效清除钙化结节病变,但需要更加严格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策略。然而钙化病变特点通过性差,这无疑增加了手术时间和成本,目前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钙化病变通过性上。未来,IVL及RA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学的应用,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特征,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关 键 词:冠状动脉 震波球囊 旋磨术 微循环 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IVL)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816.2[医药卫生—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22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