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昭庙六韵诗碑》看乾隆时期的汉藏关系与文化互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卡毛吉(文/图) 苏发祥(文/图)[2] 

机构地区:[1]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 [2]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  处:《中国民族美术》2024年第4期65-73,共9页CHINESE MINZU ART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宗教舆情与监测研究”(项目编号:16JD850018)阶段研究成果。

摘  要:位于北京香山的《昭庙六韵诗碑》是由乾隆御笔亲提,镌刻于1780年9月中旬的碑文,其碑文内容涉及修建昭庙之缘由、六世班禅额尔德尼巴丹益西(1738—1780)为其开光之经过、对未来之愿景等,是目前在北京保存的与六世班禅相关的三通碑文之一,不仅是清王朝有效治理西藏地方的历史见证,也是乾隆年间汉、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真实写照。本文以碑文拓片为基础,按照碑文进行录文与正字,并对汉藏碑文进行比较和注释,重新分析其史料价值。根据碑文内容,昭庙是1780年专门为六世班禅朝觐而建,这是清王朝“兴黄教安众蒙古”政策和边疆少数民族向心力日益增强的历史见证。六世班禅进京朝觐促成了各民族间绘画、雕刻、炼制等文化艺术的交流,这在昭庙建筑艺术中也有表现。

关 键 词:昭庙诗碑 乾隆皇帝 六世班禅 汉藏关系 

分 类 号:K8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