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 处:《新西部》2025年第1期89-95,共7页
基 金:西南民族大学“四川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24年度项目“大中小学一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024SEED4024);巴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2023年度项目“巴地红色歌谣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BCF2023ZC07);2024年度巴中市社科规划项目“巴中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Z24ZC206)。
摘 要:川陕红色歌谣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歌谣记录了各族人民的苦难,传颂了红军英勇斗争的“史诗”,镌刻了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塑造了共同的价值理念,这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天然的联系。这种高度的契合性决定了川陕红色歌谣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道德准则、效能支撑和文化载体。通过遵循认知、认可、认同三层面路径,实现川陕红色歌谣的效益性与数字化,注重川陕红色歌谣发展的生活性与教育性,应用川陕红色歌谣影响的长效性与实践性,在传承和发展川陕红色歌谣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24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