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药大学盐城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盐城224000
出 处:《实用中医药杂志》2025年第1期196-197,共2页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第四批江苏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计划项目(苏中医科教(2022)1号)。
摘 要: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正常胃黏膜发展到肠型胃腺癌通常经过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性增生、肠型胃腺癌的过程^([1])。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是容易发生癌变的一类胃黏膜病理改变,通常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早期干预是防御胃癌的有效策略^([2])。目前现代医学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主要以根治幽门螺旋杆菌、保护胃黏膜等进行干预治疗,没有针对性的靶点药物,临床疗效有限^([3])。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可缓解症状,改善胃黏膜病理状态,可有效控制甚至逆转病程^([4])。
关 键 词: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胃腺癌 幽门螺旋杆菌 中医药治疗 临床疗效 现代医学
分 类 号:R249.27[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