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惠中 Sun Huizhong
机构地区:[1]德国哥廷根大学哲学系
出 处:《伦理学研究》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Studies in Ethics
基 金: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奖学金资助完成。
摘 要:多年来学者们一直对康德哲学中道德与法权的关系问题争论不休,甚至赫然形成了独立论和依赖论的对立阵营。对于这一经典问题,应采取温和的依赖论立场来看待,但对它们之间究竟是分离的还是同一的,仍不能一概而论。法权必然在一定意义上基于道德,出于自由与道德法则的相互回溯关系,法权的确不能完全脱离道德凭空出世。法权义务是通过自律的理性存在的道德法则而具有了强制他人的权限。然而,法权原则只致力于保障外在自由,规定行动的合法性,使行动首先是合乎义务的。若是缺乏对主观准则的要求,法权法则就不能同时被视为该主体的道德法则。进一步地,着眼于推动行为的动机,允许外在强制的法权原则与以内在强制为动机的德性原则形成分野。由此,法权与道德是同源的,但又并非必然同一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4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