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出 处:《新闻与写作》2025年第1期72-83,共12页News and Writing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新研究项目“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与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MXG202403)资助;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编号23RXW193)。
摘 要:“新闻泛化”是针对专业新闻而言且伴随职业新闻观念和专业新闻标准的产生、成长过程而出现的一种现象。在数智媒介环境中“,新闻泛化”现象愈演愈烈,其实际内涵主要体现在生产传播主体泛化、内容泛化和形式泛化三个方面,产生“泛化”的根本动因是技术,实质则是新闻价值观念的变革、是新闻向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进一步回归。当下的“新闻泛化”现象,已经在多个层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职业新闻实践方面,它促使职业新闻创新,同时消解了职业新闻的地位与影响;在新闻学术方面,它扩展了研究范围、促进了研究转型。由“新闻泛化”导致的泛化新闻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渗透,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整体的新闻素养与新闻意识趋于提升,这进一步促使更多的人有意愿去主动接触新闻“,新闻”正在日益成为一种文化日记,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成为介于感性身体记忆与理性历史书写之间的,一种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常态化的记录方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8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