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晓微[1] 岳桂华[2] 马晓聪[1] 张曼 武丽[1] HE Xiaowei;YUE Guihua;MA Xiaocong;ZHANG Man;WU Li
机构地区:[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200 [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广西南宁530201 [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
出 处:《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17-18,26,共3页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派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壮医毒病临床医学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编号:04B22058A3);广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2023BS054);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桂科AB24010222)。
摘 要:毒邪致病观是壮医病因学的特点,龙路病的发病多责之于“合毒为患,毒虚结合”,痰、瘀、寒、热等毒邪结聚,气血阴阳亏虚不足,毒邪伤正,正虚邪侵以致龙路病的发生。临床中,把握龙路病发病机理,辨清毒、虚的性质、病位以及轻重,有助于提高临证的准确性、有效性,拓展龙路病的防治思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0.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