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应春苗 潘小龙 王柏乔 何宇轩 赵文举 刘飞祥 张运克[1,3]
机构地区:[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46 [2]洛阳市中医院,河南洛阳471099 [3]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出 处:《中成药》2025年第1期148-155,共8页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4564,82104730);中原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224200510027);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中医学科学研究专项项目(HSRP-DFCTCM-2023-1-04)。
摘 要:血管性痴呆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痴呆原因,占老年痴呆总数的20%~30%,主要由脑血管缺血、缺氧、低灌注或出血性脑损伤引起,临床以进行性认知能力下降、情绪障碍以及言语、日常生活困难为特征。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神经元凋亡、氧化应激、神经炎症、细胞自噬功能障碍、血管和神经元之间的解耦等多种细胞毒性机制,其中神经炎症在血管性痴呆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多途径靶向神经炎症,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干预血管性痴呆。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抗血管性痴呆的中药,发现它们能通过抑制神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等多方面发挥抗炎作用,并可减轻皮层神经元损伤,达到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目的,同时探讨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抑制神经炎症反应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靶点,以期为相关治疗提供理论支撑,并为相关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