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不详
出 处:《舞蹈》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Dance
基 金:浙江音乐学院实验室及科学研究平台开放基金资助项目“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舞蹈艺术理论评论话语建构”(项目编号:ZY2023D001)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2023年早春时节,在辽宁沈阳落幕的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似乎刚刚过去,骏马奔腾、散乐嬉弄、簪花怡然的画面犹在眼前。2024年11月,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又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古俑、今人,明月、澜水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阻隔,在舞台上共同描绘出意象丰盈、意境缱绻、意绪纷繁的当代中国古典舞创作景观。近年来,新媒介、新科技助推下的“国潮”“国风”舞蹈热潮让中国古典舞频频“出圈”:无论是“舞千年”的文化之旅,还是“青绿”的意象之观,抑或是“锦鲤”的水墨之意,中国古典舞审美在大众文化视野中一方面体现了当代人的生活媒体化和审美日常化,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古典或精英文化从“象牙塔”“学院派”中的“专业圈”凌越出来,充实大众文化生活,带来当代社会的文化审美解放——尤其是感性的视觉革命,也由此揭示出当代艺术实践与日常生活的共享性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