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庆[1] 陈远航[2] 孙媛[2] 文小明[2] 王晓 乔佳伦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广西地方法治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 [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出 处:《环境保护》2024年第23期67-71,共5页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基 金:2023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治经济”理论研究(2023BFX001)。
摘 要:排污单位和第三方监测机构如在污染源监测中弄虚作假,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在实践中,由于监测弄虚作假具有技术性、隐蔽性和低成本性,而且排污单位和监测机构容易形成合谋,现有制度尚不能有效遏制污染源自行监测弄虚作假现象。为此,本文建议完善各层级立法规定,加快《生态环境监测条例》立法进程,压缩排污单位“逃避监管、推脱责任”的空间并使其承担主要责任,强化自动监测设备运维等主体的从业监管,理顺监测执法体制并夯实监督执法主体查处违法案件的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