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药剂科,四川泸州646000 [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脾胃科,四川泸州646000 [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四川泸州646000
出 处:《四川中医》2025年第1期11-15,共5页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名中医庄诚教授治疗脾胃系疾病的用药规律,总结其在治疗脾胃系疾病的临床经验,以指导临床实践和新药开发。方法:收集整理庄诚教授治疗脾胃系疾病的医案,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对收集到的医案中脾胃系疾病症状分布、证型分布、处方药物频次、核心组合及药物关联规则进行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143则医案。辨证分型方面,胃阴不足、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较为常见,而慢性胃炎(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最常见的病种。中药使用方面,总频次为1811次,其中前十名的单味药物包括酒黄连、姜厚朴、茵陈、白芍、炒栀子、炒吴茱萸、淡豆豉、法半夏、豆蔻和麸炒苍术。药物的性味以苦、温居多,辛、寒其次,归经以脾、胃经为主。对处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14个核心药组和50个常用药对。基于k-means算法进行药物聚类分析,进一步得出5个核心药组。结论:庄诚教授治疗脾胃系疾病常采用清热化湿、调肝健脾、养阴和胃的方法,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遣方用药常见酒黄连、姜厚朴、茵陈、白芍、炒栀子、炒吴茱萸、淡豆豉、法半夏、豆蔻和麸炒苍术等药物,酒黄连作为链接各药物的核心,用药灵活多变。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6.3[医药卫生—中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