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人为干扰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以2015-2021年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许莉俊 朱晖 夏源 黄玉霖 

机构地区:[1]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  处:《城乡建设》2024年第24期62-64,共3页

基  金: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外协项目(编号:20220410398);基于自然和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利用的国土空间变化研究。

摘  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地中具有典型意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的区域,是生态保护价值最高的区域,也是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的重要保护地。自然保护地管制需要权衡生态环境保护与生存发展需求的变化过程。本文首先分析土地利用格局的水平分布和垂直梯度的分异总体特征;其次,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和动态度变化;再次,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对比图,探究用地之间相互转换的时空特征,进一步运用景观生态学,识别统一的空间单元,辨析不同尺度用地的格局及其演变特征,构建区域景观格局,研究人为干扰要素对景观格局的影响机制,提出针对自然保护地的管控优化策略。

关 键 词:自然保护地 科学研究价值 生态环境保护 土地利用结构 可可西里 空间单元 景观格局 动态度 

分 类 号:F30[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