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讴”腔管窥莱芜梆子的唱腔特色与审美表达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哲[1] 

机构地区:[1]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出  处:《中国戏剧》2025年第1期93-94,共2页Chinese Theatre

摘  要:莱芜梆子是主要流行于山东莱芜以及泰沂山区的传统戏曲剧种,属梆子声腔系统,因演唱时尾音多带“讴”,又被称为“莱芜讴”。莱芜梆子以鲁中山区方言为基础,唱腔高亢激越,尤以“讴”腔著称,并以鲜明的“讴”腔行腔特征成为独具风格的山东地方戏代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统戏曲底蕴深厚、指涉丰富,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试从“讴”腔视角挖掘莱芜梆子的唱腔特色与艺术魅力。一、“莱芜讴”渊源考略中国戏曲根植民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戏曲的交流、借鉴、融合鲜少间断,也因此成就了鲜活纷呈的地方戏。与其他地方戏一样,莱芜讴本身亦为一个兼容并蓄的地方剧种。从剧种命名来看,不管是“莱芜梆子”还是“莱芜讴”,都包含地域概念和剧种声腔。关于“莱芜讴”的起源,历来众说不一,主要有“由流行于鲁西南的梆子腔演变而来”“徽戏班社传授”“梆子腔和徽戏结合而成”3种观点。

关 键 词:莱芜梆子 声腔系统 地方剧种 唱腔特色 传统戏曲 戏曲剧种 梆子腔 山东莱芜 

分 类 号:J617.5[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