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朝枝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旅游学系
出 处:《中国生态旅游》2024年第5期1144-1145,共2页Journal of Chinese Ecotourism
摘 要:关于如何看待文化遗产地旅游商业化以及丽江古城的旅游是否导致过度商业化的问题,是国内旅游学界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1-2]。但以往的商业化更多地从文化遗产地的物质形态变化,特别是商业业态变化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与评价。最近,长期扎根云南文化遗产研究的苏俊杰博士在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专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批判性方法》一书,为我们理解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与过度商业化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苏博士以丽江世界文化遗产地为案例,以批判遗产研究的方法,提出了“实践者视角”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CH)的影响,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