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杜娟[1]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
出 处:《法治论坛》2024年第2期214-232,共19页Nomocracy Forum
基 金:2022年陕西省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国际新形势下中国境外投资法律风险防控研究”(2022E004);2022年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一般项目“中国境外投资利益保护问题研究——以中国BIT限制性争端解决机制为视角”[CLS(2022)C54]的研究成果
摘 要:国际投资协定中的限制性争端解决条款一直在中国双边投资条约体系中占据很大比重,导致国际投资仲裁中多数涉华案件频繁涉及该条款的解释与适用,以往仲裁实践对该条款的解释已呈现明显分歧。中国政府作为此类案件被诉方的立场是主张对该条款进行狭义解释,这一立场确保中国政府在国际投资仲裁中的利益,但同时却会阻碍中国境外投资者基于该条款获得国际投资仲裁管辖权的能力。在政府层面,中国应合理选择限制性争端解决条款的立场,同时从多边层面尽快更新投资条约中的争端解决条款;在投资者层面,中国境外投资者应重新审视通过限制性争端解决条款获得国际投资仲裁管辖权的可能,同时也可通过投资合同或东道国国内法寻求更加自由化的投资争端管辖机会。
关 键 词:中国境外投资 投资仲裁管辖权 限制性争端解决条款 征收补偿金额条约解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