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体文欧化”到“理想的国语”:论茅盾《子夜》的语体文实践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妍 

机构地区:[1]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  处:《现代中文学刊》2024年第5期38-45,共8页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学视野中中国近现代时期汉语发展的资料整理与研究”(16ZDA185)阶段性成果

摘  要:茅盾是“五四”新文学的坚定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将文学创作作为语言实验场,强调语体文创作者的语言想象力、创造力和白话文改造的责任。1930年代初,他扬弃“语体文欧化”的观念,在反思和继承“五四”白话文理念的基础上,延伸出了更为广阔包容的现代白话文建构理念。本文以《子夜》中生活语、外来语、传统语言的文学汉语实践入手,考察茅盾在语言与文学的互动中探索出的“五四”白话文革新路径。

关 键 词:茅盾 《子夜》 五四白话文 语体文欧化 理想的国语 

分 类 号:I207.4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