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何家幹”系列笔名考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昊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出  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4年第3期71-84,共14页Modern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摘  要:1933年1月24日,鲁迅首次使用笔名何家幹,创作了杂文《逃的辩护》和《观斗》,分别于当月30日和31日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何家幹先后衍生出幹、何干、干、家幹等笔名,形成系列笔名,既见于报刊署名,也用于通信落款,一直使用到1936年9月21日,多达60次。何家幹系列笔名是鲁迅晚年十分常用的笔名,既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当局的压迫与鲁迅的反抗,也折射出鲁迅愤慨、无奈而幽默的写作心态。然而,自1958年版以来的《鲁迅全集》对这些笔名的整理,颇有可商之处。历来解读何家幹系列笔名的论著,大多未能辨明这些笔名之间的关系,以至于产生了不少误释和误用,尚有考辨的必要。

关 键 词:《鲁迅全集》 国民党当局 何家 《申报·自由谈》 写作心态 笔名 杂文 

分 类 号:I210.9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