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江泽[1] 刘国浚 杨文清 曾文容[1] 郭长勇[1] 丁真奇[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第909医院骨科,福建漳州363000
出 处:《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4年第23期77-80,共4页Shenzhe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的不同使用时间对骨质疏松患者因骨性关节炎(OA)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因膝关节OA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质疏松患者16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56例(术前3个月使用唑来膦酸)、B组55例(术后第5天使用唑来膦酸)、C组57例(不使用唑来膦酸)。三组患者均从术前3个月开始抗骨质疏松基础治疗,比较各组术前3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的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假体松动及假体周围骨折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A组骨密度显著高于B组和C组,术后6个月和1年,A、B组骨密度高于C组;A、B组的Ⅰ型胶原N端前肽(PINP)和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交联肽(CTX)在使用唑来膦酸后至术后6个月均呈进行性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组的HSS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C组,且A组低于B组;随访中,A组假体松动和假体周围骨折例数少于B组、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唑来膦酸注射液的不同使用时间下,骨质疏松患者因OA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术前3个月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骨密度、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降低假体松动和周围骨折的风险,提高手术后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