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佛教文化层累现象与实践过程  

The Tired Phenomenon and Practice Process of Buddhist Culture in Helan Mountai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焦树峰 JIAO Shufeng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出  处:《克拉玛依学刊》2025年第1期98-103,共6页Journal of Karama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个人项目“敦煌石窟汉晋传统‘天’图像研究”(23VJXG022);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资助项目(Supported by the Project 111)“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B18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贺兰山在中晚唐至西夏时期是重要的佛教道场,经过数百年的层累与实践,贺兰山成为一处佛教圣地。其成为佛教“圣地”的层累主要要素有三:一、安史之乱后,肃宗于灵武即位,唐朝政治中心暂时西移,给贺兰山地区佛教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二、增忍等高僧的神异事件加速了其成为“圣地”的速度;三、西夏王朝的崇佛政策是贺兰山成为佛教“圣地”的决定因素。西夏时期贺兰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替“五台山”起到佛教道场作用,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佛教中心之一。

关 键 词:佛教 贺兰山 历史层累 

分 类 号:G12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