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投退出路径的思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雷曜[1] 代玥 熊鹭[2]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2]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综合政策研究室

出  处:《金融会计》2024年第11期6-10,共5页Financial Accounting

摘  要:当前,解决我国创投退出难问题刻不容缓。近年来,创投退出总规模增长乏力,IPO退出占比逐年降低,国资创投在退出难背景下被迫补位。创投退出难的主要原因如下:过度依赖IPO与上市后减持的退出模式不可持续;并购市场制度不够完善;股权交易与S基金转让市场基础设施不健全;国资创投目标异化,补位能力有限。对比国际经验,全球创投通过IPO与上市后减持退出的比例不到一成;超半数创投通过并购退出;S收购为国际创投退出提供了关键流动性;国资创投可在退出难背景下开展逆周期调节。对此,建议打破我国创投对IPO退出的路径依赖;夯实并购市场制度基础,释放并购退出替代潜力;完善股权转让与S基金市场基础设施;健全国资创投考核机制。

关 键 词:市场基础设施 股权交易 创投 并购市场 补位 退出模式 减持 退出路径 

分 类 号:F83[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