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祝曙光 Zhu Shuguang
机构地区:[1]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出 处:《江汉论坛》2025年第1期118-122,共5页
摘 要:中国铁路史研究可追溯至1830年代。1836年《东西洋考》刊载了一篇《火蒸车》的文章。此文借托唐人李柱之口,叙述在英国的见闻:英国人“驾火蒸车,一个时间,走九十里路,如鸟之飞。不用马,不恃牛,任意飞跑。”魏源的《海国图志》通过对1840年传教士所撰写的《贸易通志》的摘录,称铁道为“火轮车”或“铁路”:“又有火轮车,车旁插铁管煮水,压蒸动轮,其后竖缚数十车,皆被火车拉动,每一时走四十余里,无马无驴,如翼自飞。欲施此车,先平其险路,铺以铁辙,无坑坎,无纡曲……将碎石墁地,使其平坦;两旁轨辙,以铁为槽,行时溜转如飞,则一马之力牵六马之重。西洋贸易,不但航海,即其在本国水陆运载,亦力求易简轻便之术:一日运渠,一日铁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9.18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