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黄河流域NDVI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2000-2020年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黎雨萍 吴田军[1] 张深林 

机构地区:[1]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出  处:《农业与技术》2025年第4期96-102,共7页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基  金: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科研试验项目(项目编号:000023-23XB0065);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21ZD0045)。

摘  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其植被覆盖在近年来发生了显著变化,探究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的变迁及其诱因,对于把握该区域植被的动态变化规律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指导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工作,也促进了生态修复措施的科学制定。该文以巴彦淖尔黄河流域为研究区,以归一化植被指数为基础,结合相关自然环境因素及人类活动因子,采用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讨论了2000—2020年巴彦淖尔市黄河流域的植被NDVI变化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巴彦淖尔市黄河流域2000—2020年植被恢复明显,NDVI在87.1%的区域呈改善趋势,其中64.4%的区域为显著改善,仅有8.2%的区域NDVI呈退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巴彦淖尔市除乌拉特前旗大部区域NDVI与气温呈负相关外,研究区其他范围仍然呈正相关。降水与NDVI之间的相关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城市区域夜间灯光与NDVI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人类活动强度越大,区域NDVI值越低。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结果为人口密度(q值为0.3307)对于NDVI变化的解释力最大,其次为地表温度(q值为0.1075),其余因素解释力均较低,表明人类活动会显著影响区域植被覆盖变化,甚至超过了相关自然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巴彦淖尔黄河流域近年来植被覆盖显著改善,其驱动因素包括气温、降水、人类活动、土地覆盖类型、地形等,但这些因素在不同区域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而人类活动是导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的关键驱动力,这一结论可帮助政府关注植被退化的核心区域,为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 键 词:黄河流域 巴彦淖尔 植被覆盖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分 类 号:S181[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