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立交桥下剩余空间更新策略探讨  

作  者:侯捷 孙大江[2] 宋佳林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建设办公室,山东济南250100 [2]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四川成都611100 [3]河北万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管理中心,河北保定072550

出  处:《现代园艺》2025年第7期162-166,共5页contemporary horticulture

摘  要:城市建设进入到存量优化阶段,立交桥下剩余空间由被忽视到受重视,成为城市更新中重要的一部分,成都市开始利用城市剩余空间打造“金角银边”,为立交桥下剩余空间的利用带来新的契机。因此,以成都市一二三环的40座立交桥下剩余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IPA-Kano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成都立交桥下剩余空间利用场景共计五大类:交通市政场景、商业消费场景、历史文化场景、体育运动场景和绿化景观场景;27项指标中有24项满意度低于重要性;重点需要改善8个指标,其中包括内部通达性(A_(1))、交通可达性(A_(2))、人车分流(A_(3))、出入口合理性(A_(4))、步行舒适性(A_(5))、空间布局合理性(D_(2))、生态环境(E_(3))、环境协调性(E_(4))。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立交桥下剩余空间提出更新优化策略,以期为同类性质的空间更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为城市更新中的剩余空间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 键 词:立交桥 剩余空间 IPA-Kano分析 优化策略 成都 

分 类 号:TU9[建筑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