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柯璐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新疆艺术(汉文)》2025年第1期13-22,共10页Xinjiang Ar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事件理论视阈下的中国网络文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22AA001);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基地2024年度科研类规划项目“数字经验与新媒介想象力:网络视听中的虚拟主体性研究”(项目编号:24YB1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以ChatGPT和Sora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是当下技术变革的“事件”之一,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对人类“主体性的黄昏”的恐慌。不少科幻文艺作品为探寻技术变革与社会心态提供了重要视角,通过语言存在论和虚拟媒介两条路径,表达了对主体性困境的迷思,切中当下的社会心态同时,这些科幻文艺作品文本中对技术未来和人类文明的哲学思考,也为我们讨论主体性打开了新的阐释空间。无论是在科幻文艺作品中还是在当下的人工智能技术现实中,对主体性的思考不仅仅意味着对“人”之本质的辨析,还有对技术背后的伦理乃至资本、算法权力的新认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