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双伟[1]
出 处:《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1,共1页Journal of Liaod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中国文学研究应该注重对民族文化和审美特色的探究。就古代文学而言,骈文无疑是最能体现这种特征且是汉字文化圈之外的国家所没有的独特文章体类。在中国古代,骈文既可以指体裁,也可以指修辞。民初,刘师培站在赓续传统、保存国粹的角度,提出“俪文、律诗为诸夏所独有,今与外域文学竞长,惟资斯体”(《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今天,在坚定文化自信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背景下,我们也离不开对古代文章的主要载体之一——骈文的正确理解与适当运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