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派的“风人之义”及其格调论的确立  

作  者:李永贤[1] 周道河 

机构地区:[1]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出  处:《许昌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Journal of Xuchang University

基  金:2023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选本视域下的明代诗学嬗变研究”(2023BWX005)。

摘  要:云间派以“风人之义”为复古宗旨,即以性情为主,“感于时,感于地,感于物”而发之歌咏。在“风人之义”的宗旨下,云间派的格调论较前后七子有了更开阔的视野,诗人可以根据性情选择适应的格调,因时、地、物不同,诗歌的体格与音调也不同。面对性情与格调协调的问题,云间派提出了“自运”之说:或偏向性情,以何景明的“独运”说为代表;或偏向格调,以李攀龙的“自出变化”说为代表。总之,诗歌的格调为我所用,为性情所用。

关 键 词:云间派 风人之义 格调 性情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