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旦”概念辨正——兼论“白党”的内部关系  

Conceptual Study of“Four Great Dan Characters”and the Internal Relations of Xun Huisheng's Supporter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超 Guo Chao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广东珠海528406

出  处:《文化遗产》2025年第1期101-108,共8页Cultural Heritage

摘  要:“四大名旦”的专词是20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由支持荀慧生的“白党”文人借助印刷传媒得以确立的,该说的建构过程隐含了晚清以降传统社会的深刻转型,也提示了现代戏曲的机制转化与权力变迁。以现代报刊为媒介的“捧角”“造星”行为标志着戏曲领域的权力机制从“私”向“公”的转变;从更根本的社会背景而言,这一转变伴随着以科举制为代表的体制化儒家制度的瓦解,致使传统士人从中脱离,转为“漂浮”的“边缘知识人”。适逢现代报业的蓬勃时期,大批职业报人、戏评家、捧角家围绕红伶周遭,呈现了现代知识人参与文化生活的众多姿态之一,也极大地形塑了现代戏曲的话语及样态。到了时过境迁的四十年代,“四大”专词已被普遍承认,甚至其自身也具备了衍生能力,此时“白党”文人对这一概念的建构过程各执一词,多少包含了他们对该事件的“回溯性建构”。该现象也说明现代文人通过捧角炫示欣赏标准、提高戏界地位,借此谋求经济收入的深刻动机与潜藏心态。

关 键 词:“四大名旦” “白党” 现代媒体 捧角造星 回溯式建构 

分 类 号:I207.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