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窦蕊 陈然 黄科春 莫裕兴 DOU Rui(Guangxi Sport Injury Special Hospital,Nanning 530031,Guangxi,China)
机构地区:[1]广西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广西南宁530031 [2]广西体育科学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31
出 处:《体育科技》2024年第6期44-45,48,共3页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广西体育局竞技课题,编号GXJT2022002。
摘 要:【目的】通过观察针灸对女运动员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明确针灸治疗的优势。【方法】选取符合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条件的运动员36名,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18例)和口服益母草颗粒组(18例)。针灸组从例假来潮第1天开始,针刺合谷、水道、三阴交,艾灸气海穴,每天1次,连续7天。口服中药组(益母草颗粒)从例假来潮第1天开始,口服益母草颗粒,每次1包,每天2次,连续7天。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针灸组和服用中药组治疗痛经的女运动员在第一疗程、第二疗程和第三疗程结束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针灸组各疗程结束后的VAS评分均较中药组稍低;针灸组和中药组的治疗有效总人数分别为17人和15人,分别占94.45%和83.33%,针灸组治愈和显效的运动员多于中药组。【结论】针灸治疗运动员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优于口服益母草颗粒,能有效改善痛经症状。针灸是女性运动员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分 类 号:R24[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