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中真菌生物量对土壤稳定碳库的贡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翔[1] 余光辉 Yakov KUZYAKOV 殷博昊 Andreas KAPPLER 刘丛强[1] 

机构地区:[1]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环渤海地球关键带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天津300072 [2]Department of Soil Science of Temperate Ecosystem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Soil Science,University of Gӧttingen,Gӧttingen 37077,Germany [3]Agro-Technological Institute,Peoples Friendship University of Russia(RUDN University),Moscow 117198,Russia [4]Geomicrobiology,Center for Applied Geosciences,University of Tübingen,Tübingen 72076,Germany [5]Cluster of Excellence EXC 2124,Controlling Microbes to Fight Infection,Tübingen University,Tübingen 72076,Germany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5年第2期454-467,共14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2A20608、42293264、41977271);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23ZYJDJC00050、24ZYJDJC00330)资助。

摘  要:真菌的胞外聚合物和死亡残体显著贡献于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和稳定过程.然而,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真菌对千年尺度上土壤碳持久性的贡献与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研究发现,全球六个典型生态系统中的土壤真菌生物量碳库与矿物结合态碳库具有较强的耦联关系,表明在全球尺度上真菌胞外聚合物和残体显著贡献于土壤稳定碳库.利用高空间分辨率的纳米离子探针质谱分析,揭示了松树菌根中的真菌与矿物纳米颗粒紧密黏附在一起;同时,菌丝表面形成了500~600nm厚的矿物-有机复合体覆盖层,该发现为土壤中真菌胞外聚合物和残体碳稳定的微观机制提供了直接证据.进一步,本文提出了菌丝-矿物互作的概念模型:(1)活体真菌在菌丝-矿物界面产生活性氧,从而加速了有机质分解;(2)真菌残体或胞外聚合物通过与矿物吸附而直接稳定在菌丝表面,有助于形成土壤稳定碳库.综上,真菌在生态系统中不仅分解碳、促进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而且还通过将有机质稳定在矿物表面而促进碳的长期稳定.

关 键 词:生物地理学 真菌 矿物结合态有机质 活性矿物 土壤碳稳定性 纳米离子探针质谱 

分 类 号:S153.6[农业科学—土壤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